索 引 號 | 640422001/2023-00022 | 發文時間 | 2023-03-10 |
發布機構 | 西吉縣政府辦公室 | 文 號 |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有效性 | 有效 |
標 題: | 西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西吉縣“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部門(單位):
現將《西吉縣“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
西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3月10日
????(此件公開發布)
西吉縣“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
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和國務院關于辦好特殊教育的要求,全面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教育部等部門“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的通知》(國辦發〔2021〕60號)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教育廳等部門寧夏回族自治區“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寧政辦發〔2022〕70號)精神,推動我縣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義
實施“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是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機制、提升基礎教育質量的必然要求,是保障殘疾人受教育權的重要舉措,對于促進教育公平、實現教育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特殊教育事業發展,不斷加大對特殊教育的政策傾斜和經費投入力度,持續改善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健全殘疾學生資助體系,為殘疾兒童青少年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奠定了堅實基礎,但還存在特殊教育辦學條件標準化程度不高,非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發展相對滯后,融合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專業指導機構建設等相對較弱的問題,急需加快解決,以此推動我縣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目標
按照政府主導、特教特辦,精準施策、分類推進,促進公平、
實現共享,尊重差異、多元融合的原則,通過積極努力,到2025年,全縣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7%,非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青少年入學機會明顯增加,布局合理、學段銜接、普特職特融通的高質量特殊教育體系基本建立,特殊教育保障機制更加完善,教育質量全面提升。圍繞“增進殘疾人家庭福祉、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的核心任務,以關注每個殘疾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需求為導向,積極改革創新,優化特殊教育管理方式,加強內涵建設,提升發展水平,推進特殊教育現代化。
三、主要措施
(一)加快健全特殊教育體系
1.鞏固提升殘疾兒童義務教育普及水平。以鄉鎮為單位,逐一核實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數據,通過特殊教育學校就讀、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兒童福利機構(含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殘聯康復機制特教班就讀、送教上門等多種方式,做好殘疾兒童少年教育安置。優先采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方式就近安排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進一步完善送教上門制度,由縣教育體育局牽頭,聯合縣衛生健康局、民政局、殘聯等部門,為不能到校就讀的殘疾學生提供規范、有效的送教服務。健全殘疾兒童招生入學聯動工作機制,開展殘疾兒童受教育情況定期核查工作,發揮縣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作用,全面評估殘疾兒童身體狀況、接受教育和適應學校學習生活能力,“一人一案”適宜安置每一名殘疾兒童。壓實義務教育階段普通學校接收殘疾兒童隨班就讀工作責任,健全學校隨班就讀工作長效機制,完善隨班就讀資源支持體系,確保適齡殘疾兒童應隨盡隨、就近就便優先入學。加強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合理規劃布局,滿足殘疾兒童入學需求。建立從幼兒園到高中全學段銜接的十五年一貫制特殊教育學校,探索設立孤獨癥兒童特殊教育班。各鄉鎮要因地制宜合理配置特殊教育資源,鼓勵在鄉鎮中心小學、九年一貫制學?;蚣乃拗茖W校設立特教班。推動殘疾兒童定點康復機構與特殊教育學校聯合設立特教班,并納入中小學學籍管理,擴大特殊教育學位供給。規范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工作,提高送教上門服務標準,切實提高隨班就讀和送教服務工作質量。(責任單位:縣殘聯,發展和改革局、教育體育局、民政局、財政局、衛生健康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2.積極發展學前特殊教育。鼓勵普通幼兒園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兒童隨班就讀,在縣特殊教育學校和有條件的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增設學前班。多渠道發展殘疾兒童學前教育,殘聯、民政局要有效整合康復、保育資源,殘疾兒童定點康復機構為殘疾兒童提供全日制、半日制、小時制和親子同訓等多種形式的早期康復、教育、干預服務。(責任單位:縣殘聯,教育體育局、民政局、衛生健康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3.大力發展高中階段特殊教育。支持西吉中學、西吉四中、西吉一中接收殘疾學生隨班就讀。著力發展以職業教育為主的高中階段特殊教育,鼓勵縣特殊教育九年一貫制學校與西吉職中合作開展殘疾人職業教育并增設職業教育班,使完成義務教育且有意愿的殘疾學生都能接受適宜的中等職業教育。縣特殊教育九年一貫制學校開展好勞動教育和職業啟蒙教育,為學生進入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奠定堅實基礎。(責任單位:縣殘聯,教育體育局、民政局、財政局)
(二)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質量
1.推動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探索適應殘疾兒童和普通兒童共同成長的融合教育模式,推動縣特殊教育九年一貫制學校和普通學校結對幫扶共建、融合辦學,以義務教育學校共同體和學前教育集團為單位,確立縣特殊教育九年一貫制學校與普通中小學(幼兒園)建立長期共建關系,健全長效工作機制,推動殘疾兒童和普通兒童融合。加強校際資源共享與整合,發揮不同學校優勢,推進殘疾學生信息上報、教育評估、轉銜安置和個別化支持等工作規范及時、科學專業。落實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規范教材選用。開展融合教育示范校創建、優秀教育教學案例遴選和特殊教育教師教學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動。積極探索科學適宜的孤獨癥兒童培養方式,推進孤獨癥兒童教育實踐研究,探索孤獨癥兒童學前階段的教育康復,逐步建立助教陪讀制度,為孤獨癥兒童更好融入普通學校學習生活提供支持。推廣使用國家通用手語和國家通用盲文。(責任單位:縣殘聯,教育體育局、民政局)
2.推動職業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推動西吉職中和縣特殊教育九年一貫制學校聯合辦學,開設適應殘疾學生學習特點和就業需求的專業,縣職業中學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接收符合規定錄取標準的殘疾學生入學。鼓勵縣特殊教育九年一貫制學校、職業中學與殘聯、兒童福利機構等共建共享實訓基地和創業孵化基地,促進殘疾人的康復與職業技能提升。支持西吉縣職業技能培訓中心、西吉縣藍天民族刺繡培訓中心等各種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加強殘疾學生職業技能培訓,積極開展殘疾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切實做好殘疾學生教育與就業銜接。拓寬各類殘疾人就業渠道,完善殘疾人就業制度和就業信息平臺,更好促進殘疾人就業,提高殘疾人家庭福祉。(責任單位:縣殘聯,教育體育局、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3.促進醫療康復與特殊教育融合。構建政府各職能部門合作、各級教育機構、醫療機構聯動的醫教結合管理運行機制和專業服務體系,整合教育、民政、衛生健康、殘聯等部門資源,為殘疾兒童少年提供針對性的教育、康復和保健服務。繼續探索“康教結合”教學模式,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加強醫療機構、婦幼保健機構、兒童福利機構、康復機構與學校合作,提高殘疾學生評估鑒定、入學安置、教育教學、康復訓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制定康復服務進校園實施方案,醫院和殘聯康復機構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優先為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科學提供輔助器具適配及康復訓練指導等。(責任單位:縣殘聯,教育體育局、民政局、衛生健康局)
4.促進信息技術與特殊教育融合。發揮“互聯網+教育”優勢,充分利用寧夏智慧教育平臺中自治區級特殊教育資源庫,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推動縣特殊教育九年一貫制學校積極使用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和寧夏智慧教育平臺資源。充分應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進特殊教育智慧校園、智慧課堂建設。推動殘疾兒童少年相關數據互聯互通共享。(責任單位:縣殘聯,教育體育局、民政局、財政局)
(三)不斷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機制
1.積極改善特殊教育辦學條件。結合縣域實際,科學規劃,全面改善縣特殊教育九年一貫制學校標準化建設力度,推動特殊教育九年一貫制學校校舍和教學康復設施配備基本達標。積極爭取為有需求的鄉鎮中心小學建設特殊教育資源教室,配備滿足殘疾學生需求的教育教學、康復訓練等儀器設備和圖書。加強普通學校無障礙設施設備的建設配備,為殘疾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提供無障礙支持服務,創設融合教育環境。依托縣特殊教育九年一貫制學校掛牌成立縣特殊教育資源中心,指導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在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庭和社會之間形成特殊教育上下聯動、緊密銜接的工作機制。(責任單位:縣殘聯,發展和改革局、教育體育局、民政局、財政局)
2.鞏固完善特殊教育經費投入機制。嚴格落實縣特殊教育九年一貫制學校和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殘疾學生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政策,到2025年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達到每生每年7000元以上。納入中小學學籍管理的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青少年執行特殊教育生均公用補助標準。落實學前教育、高中階段教育生均財政撥款政策,繼續向特殊教育傾斜。積極爭取中央和自治區特殊教育補助資金,不斷改善縣特殊教育九年一貫制學校辦學條件,建設縣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和普通學校資源教室,向重度殘疾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提供送教上門服務等。縣財政統籌設立特殊教育專項補助經費,加強特殊教育基礎能力建設。進一步優化完善殘疾學生特殊學習用品、干預訓練及送教上門教師交通費補助政策,教師送教上門產生的實際交通費用,可在特殊教育補助資金中列支,具體發放辦法由教育體育局結合實際制定。落實學生資助政策,確保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優先獲得資助。特殊教育學校營養改善計劃補助標準按每年250天核算補助資金。積極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公民個人捐資助學。(責任單位:縣殘聯,教育體育局、民政局、財政局)
3.加強特殊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縣教師發展中心配備1名專業特殊教育教研員。加強特殊教育九年一貫制學校教職工配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補齊校醫、康復治療師、心理咨詢師等力量,向殘疾學生提供照護、輔助教學以及康復訓練等服務。進一步盤活教育資源,挖掘內部潛力,對招收重度、多重殘疾學生較多的學??蛇m當增配教職工,為招收殘疾學生的普通學校配備兼職特殊教育教師。根據隨班就讀需要,合理配置巡回指導教師及普通學校隨班就讀資源教師。組織開展特殊教育九年一貫制學校和隨班就讀普通學校校長、教師5年一周期的全員培訓。將融合教育納入普通學校教師繼續教育必修內容。落實特殊教育教師津貼,保障特殊教育教師待遇,吸引優秀人才從事特殊教育事業。教師職稱評聘和表彰獎勵向特殊教育教師傾斜,高級職稱評聘條件參照鄉村教師標準執行,骨干教師評選向特殊教育教師傾斜,單列指標。對直接承擔殘疾學生教育教學工作的普通學校教師,在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評優評先和績效獎勵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特殊教育學??祻陀柧殠熉毞Q評聘參照校醫職稱評聘。將兒童福利機構、殘疾兒童康復機構中依法取得相應教師資格的特殊教育教師,納入特殊教育教師培訓、職稱評聘、表彰獎勵范圍。(責任單位:縣殘聯,教育體育局、民政局、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縣直各部門(單位)要高度重視特殊教育提升發展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人民立場,將特殊教育發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堅持特教特辦、重點扶持,統籌安排資金,有效配置資源,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二)明確工作責任。完善多方協調聯動的特殊教育推進機制,明確教育、發展改革、民政、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衛生健康、殘聯等部門(單位)的職責,形成工作合力。教育體育局要統籌推進“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實施工作,加強日常管理和指導,組織實施好入學安置、教育教學、教師培訓等;發展改革局要將特殊教育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民政局要做好家庭困難殘疾學生的救助;財政局要不斷完善特殊教育投入政策,加強特殊教育經費保障,支持改善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加大對殘疾學生資助力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要完善和落實特殊教育教師職稱評定、工資待遇等政策;衛生健康局要做好對殘疾兒童青少年的評估鑒定、醫療與康復服務,做好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工作;殘聯要加強殘疾兒童少年康復訓練和輔具配發,配合做好招生入學、送教上門等工作。
(三)強化督導評估。建立健全特殊教育監測和督導制度,縣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要建立激勵與問責機制,政府督導委員會辦公室要將特殊教育納入督導范圍,明確責任督學責任,加強對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推進情況的督導檢查,確保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有效實施。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主辦:西吉縣人民政府????承辦:西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電話:(0954)3016271 電子信箱:xjxzwgkb@163.com
寧ICP備09000126號-1????網站標識碼:6404220001????寧公網安備64042202000004號